学院动态

【转载】阿卡波糖科研团队创新之路

发布时间: 2015年01月16日 作者: 来源: 点击:
主办 协办
时间 地点

 

近日,我校作为第二主持单位完成的项目“阿卡波糖原料和制剂生产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川抗所阿卡波糖研究团队实现了我校国家级科研奖项零的突破。

阿卡波糖是由德国拜耳公司研发出的世界上第一个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糖尿病治疗药物,糖尿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2013年全球有3.82亿糖尿痛患者,有510万人死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2013年全球糖尿病费用高达5480亿美元,相当全球总医疗费用的11%。中国9840万人患糖尿病,到2035年,预计患病人数将达到1.43亿。为应对糖尿病对人类带来的巨大挑战,开发高效、低毒、价廉的糖尿病治疗药物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积极的社会意义。在2002年以前中国的阿卡波糖市场全部为德国拜耳垄断,其销售额在中国口服降糖药市场长期排名第一,医院市场份额高达20%30%

为打破德国拜耳的垄断,成都大学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阿卡波糖项目组于1996年开始对阿卡波糖的原料和制剂生产工艺进行研究,在阿卡波糖产生菌筛选、菌种选育、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优化、产物分离纯化和制剂研发等方面创新了系列技术,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与国外技术媲美,甚至在某些方面赶超国外的阿卡波糖生产技术。1999年和2000年,川抗所先后将阿卡波糖相关生产技术转让给杭州华东医药和四川宝光药业;2002年获得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并分别在浙江和四川实现产业化,填补了国内空白。

课题组在主研何璧梅研究员的带领下,由孙敏、张颖、王欣荣等研究员协同合作,潜心研发,终于取得丰硕成果。何璧梅研究员多次荣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发明奖,曾获国家人事局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称号,先后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作为项目负责人,她提出阿卡波糖研究课题,负责阿卡波糖原料和制剂的全部研发和新药申报工作及下厂推广工作。完成了洛伐他汀、多抗甲素、阿卡波糖、匹马霉素、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和红曲等项目的生产工艺研发,并成功转让,为川抗所赢得近千万收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孙敏研究员作为项目主要研发人员,从犹他游动放线菌E-3519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出化合物SH-9766,经结构解析,确认与阿卡波糖同质,研究出更适合我国国情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阿卡波糖提取工艺。她对阿卡波糖同系物杂质进行研究,确定其结构,并揭示了其在提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据此制定了一套严格控制提取过程中PH的操作规程。孙敏研究员还参与下厂推广,完成工艺放大和样品积累,参与了相关质量标准的制订。张颖研究员专注于阿卡波糖片及阿卡波糖胶囊的研究。王欣荣研究员作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长期从事微生物药物工艺研发,先后承担过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微生物药物技术创新与新药创制产学研联盟”和“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等方面的课题研究,在阿卡波糖等微生物药物发酵品种的生产工艺研究方面取得了产业化应用成果。

强有力的科研团队,推动阿卡波糖成功国产化,打破德国拜耳垄断,为国内糖尿病新药的开发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目前,由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阿卡波糖片和由四川绿叶宝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阿卡波糖胶囊占据国产阿卡波糖制剂份额的99%以上,使阿卡波糖原料和制剂进口量大幅度减少,每年为国家节约外汇支出5000万美元以上,降低国内阿卡波糖制剂的价格约30%,为每位糖尿病患者年均节约直接用药成本800余元,大大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阿卡波糖已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也由此为国家节约30亿元左右的医保支出。

成都大学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主持完成的阿卡波糖原料和制剂生产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成功范例,全面提升了我国糖尿病药物研制水平,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一条:Approval in Japan for manufacturing and distribution of ripasudil hydrochloride hydrate  Ripasudil
下一条:Novel selective prostanoid EP2 receptor agonist shows promise in preclinical studies 

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