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GOLM1”成为肝癌转移新机制的关键蛋白

发布时间: 2016年10月18日 作者: 来源: 点击:
主办 协办
时间 地点

                 

       在国家重点研究计划、国家重大传染病肝癌专项国家自然科学等基金的支持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普外科主任钦伦秀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研究团队携手,历经多年艰辛研究,发现肝癌转移新机制,成果已发表在最新出版的国际著名肿瘤学期刊《癌细胞》(《Cancer Cell》)上,另一著名期刊《癌症探索》(《Cancer Discovery》)为该研究配发了专门述评表示肯定和关注,该研究将有助于更精准地预测并个体化干预肿瘤的转移与复发,而体内高尔基体相关蛋白“GOLM1”有可能成为肝癌转移的潜在标记和治疗靶点,今后研发针对“GOLM1”的抑制剂将可能控制肝癌的转移。

       据钦伦秀教授介绍,肿瘤转移是癌症,尤其是肝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这一过程中,癌细胞会扩散到其它器官,并适应新的环境。在肿瘤发生和转移的进程中,体内细胞表面各种“受体”通过接受外界各种生长因子刺激,激活了与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相关的关键下游信号通路,进而导致肿瘤转移,而其中“EGFR受体”的异常“亢奋”是促进癌症进展、转移的关键因素。在正常细胞中,“EGFR受体”与其配体结合过程中会相对“冷静”,不会持续“亢奋”,而在肿瘤中,“EGFR受体”与其配体结合被细胞“内吞”后,大部分会转运至反式高尔基体(一种以分泌为主要功能的细胞器)内,进而循环至细胞膜,从而逃避降解,使得肿瘤相关下游信号持续“亢奋”,最终导致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这种“EGFR受体”再循环导致肿瘤转移的“幕后”现象虽已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关注,但对其机制仍不清楚,尤其是高尔基体相关途径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一直未有报道。

       钦伦秀教授研究团队为解开肝癌转移之谜,采用“全基因组”技术,解析肝细胞癌转移的特异性基因时发现, 肝癌细胞中的高尔基体相关蛋白“GOLM1”与肝癌肝内远处转移和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进一步机制研究发现,GOLM1促进肝癌转移进程是通过调控细胞内“EGFR受体”再循环途径实现的,即通过调控“EGFR受体”等在细胞内的循环再分布,促成了细胞癌的转移。

       来源:生物谷

       链接:http://news.bioon.com/article/6691258.html

 

上一条:在深海中,病毒对古生菌进行大屠杀
下一条:科学家鉴别出抵御肥胖和糖尿病的新型潜在靶点

最新信息